前言:这篇文章讲的是PHP(当然,语言无关紧要。要注重思想,并非实现工具)项目中,观察者设计模式的应用案例分析。这个案例中,我会和大家分享我对观察者的理解(概念),说说为什么要用观察者模式(应用场合),以及一些唠叨(扩展)。喔,对了。本文所给出的代码均为示例代码,摘自项目中的部分源码,略有改动,不可直接复用。
概念:
也许,你会挺过什么“钩子”、“触发器”、“事件驱动”、“回调函数”等类似这样的名词。其实,这些思想多多少少都和我要说的观察者设计模式有关。
如果你懂Java,你会见过这样的代码(事件监听):
this.addWindowListener(this);
如果你懂Javascript,你会见过这样的代码(回调函数):
$.get(“http://www.ihuxu.com”,function() { // code... });
如果,你既没有听过那些名词,也见过上述类似的代码。OK,我来说下观察者的思想。
很简单,无非就是当某一指定的事情发生时,程序根据预期设计好的行为予以实施。再简单点,比如有个游戏,A、B两个人。如果,A跳一下,B应该做出微笑的表情;如果,A蹲一下,B应该做出哭的表情(这个例子好无厘头啊...)。这就是,观察者思想。我想你懂了,不懂我就是B了(哭笑不得)。